職位推薦
- 珍格醫療-臨床銷售 15001-20000
- 地奧制藥-醫藥代表 6001-8000
- 普利德醫療-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
- 大唐-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
- 景德中藥-直營經理 6001-8000
- 安邦醫藥-省區招商經理 8001-10000
- 恒瑞醫藥-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-8000
- 黃河中藥-學術講師 8001-10000
發布日期:2021-09-01 瀏覽次數:194
作者:白露
隨著細胞工程手段和基因編輯技術的不斷成熟,細胞療法也在快速發展:新技術競相綻放;熱門技術逐步改進;適應癥也在不斷擴展,從癌癥到HIV感染等方面展示出良好的治療前景。
全球:60起融資事件,12家公司IPO
根據醫藥魔方PharmaInvest數據庫,2021 H1全球細胞療法領域涉及融資約60起(包括IPO融資),總融資金額超73億美元,其中國內超20億美元,國外超53億美元。
融資輪次概況如下圖所示,A輪融資數占比最高(28%),涉及技術有熱門的CAR-T、iPSC細胞療法,也有新興的髓系細胞療法、CAR-NKT等;其次是IPO(22%),涉及技術主要為T細胞療法和干細胞療法。
2021H1細胞療法融資輪次概況
按細胞療法類型分析,T細胞療法所占比例超一半,融資金額超55億美元;其次是干細胞療法(26%,超18億美元)、 NK細胞療法(11%,超5.7億美元)、巨噬細胞療法(5%,超1.3億美元)。這些數據再一次驗證了T細胞療法和干細胞療法的熱度。
2021H1不同類型細胞療法融資數占比(左)與融資金額(右)。注:單個融資事件中可包括多個類型細胞療法,分別進行統計,因此各療法融資金額之和可大于2021H1總融資額。由于個別融資金額數不詳,故數據僅供參考。
除了以上分類,現貨型免疫細胞療法也值得關注。2021H1,用于癌癥治療的現貨型免疫療法融資金額超4億美元。
2021H1用于癌癥的現貨型免疫細胞療法
現貨型免疫細胞療法是細胞療法的發展趨勢之一。以CAR-T為例,傳統的CAR-T療法由于“個人定制”,成本高、價格昂貴、制備耗時長、癌癥患者自身T細胞數量質量受限等,而由干細胞(如iPSC)衍生的現貨型細胞療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。
在該領域,6月17日,美國生物技術公司Century Therapeutics宣布IPO募資2.11億美元。Century致力于利用成體干細胞潛力開發治療癌癥的現貨型細胞療法,今年3月,該公司剛完成1.6億美元的C輪融資。
頻繁吸金的Century,其技術平臺依托于具有無限自我更新能力的誘導多能干細胞(iPSC),通過多輪細胞工程來創建主細胞庫,這些細胞可擴展和分化成免疫效應細胞,從而提供大量同種異體、同源的細胞治療產品。Century的現貨型T細胞和NK細胞療法可避免宿主排斥,適合重復給藥,并能增強持久性和耐用性。
在iPSC衍生的細胞療法領域,不得不提的還有iPSC龍頭公司Fate Therapeutics。2019年2月,FDA批準Fate 的iPSC衍生現貨型NK細胞療法FT516的IND申請,針對血液瘤進行臨床試驗。這是全球首個獲得FDA批準進行臨床試驗的iPSC衍生細胞療法。
今年8月19日,Fate公布了其針對復發/難治性B細胞淋巴瘤的FT516的I期臨床劑量爬坡結果:11例使用不同劑量FT516的患者中有8例(73%)達到了客觀緩解,其中6例為完全緩解(55%)。該療法耐受性良好,未達到毒性限制劑量、未發生異體細胞療法常見的移植物抗宿主?。℅vHD),結果與現貨型CAR-T大體相當,表現可觀。
由此,現貨型細胞免疫療法領域進展火熱,可見一斑。
國內:CAR-T紅海競爭依舊
2021H1細胞療法國內投融資概況
與總體趨勢一致,2021H1 國內投融資事件主要集中在T細胞(尤其是CAR-T)療法和干細胞療法領域。其中2家CAR-T療法公司IPO值得關注。
1月8日,亙喜生物在納斯達克上市,募資2.09億美元,成為繼南京傳奇、藥明巨諾、永泰生物之后第4家登陸資本市場的中國細胞療法公司。
亙喜生物擁有兩項核心平臺技術。FasTCAR平臺技術能開發出表型更年輕、耗竭更少、活性更強、殺傷力更佳的自體CAR-T細胞產品。這種T細胞經22~36 小時生產,能夠在次日收獲。傳統CAR-T細胞生產時間一般為2至6周,而FasTCAR平臺技術將激活T細胞、轉染和擴增合并成一個步驟,大大縮短制備時間。這一優勢對于晚期患者來說可謂是與死神競賽。
另外,TruUCAR平臺技術能開發出源自健康供體T細胞、無需HLA配型的現貨型CAR-T產品。因其可提前批量生產,并在臨床使用時無需橋接骨髓干細胞移植,這種現貨型異體CAR-T細胞療法具有低成本、高便利性等優勢。
亙喜生物產品管線(來源: 亙喜生物官網)
6月18日,科濟藥業成功登陸港交所,IPO募資總額約4億美元,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進一步開發其核心候選產品BCMACAR-T(CT053),并為其他管線候選產品的研發活動提供資金,培養全面的制造及商業化能力等。
作為一家專注于CAR-T療法的本土創新藥企,其CAR-T候選產品循證新型腫瘤相關抗原,并經精心設計和優化以減少現有CAR-T療法常見的副作用。此外,科濟藥業正在探索專有的同種異體CAR-T技術THANK-uCAR,旨在克服同種異體CAR-T細胞擴增及持久性效率不高的問題。
該公司已擁有11款候選產品,其中研發進展最快的是升級版全人抗靶向BCMA的CAR-T產品CT053,適應癥是多發性骨髓瘤,已經在中國進入關鍵II期臨床試驗,預計2022年上半年向中國藥監局提交NDA申請。
科濟藥業致力于用科技創新攻克實體瘤CAR-T細胞療法的挑戰,現有自主研發管線中,除CT053、CT032、KJ-C2111之外,其余7個CAR-T候選產品均用于治療實體瘤。
科濟藥業產品管線(來源:科濟藥業官網)
國外:多種新興技術獲關注
2021H1細胞療法國外投融資概況
2021H1,相對于國內,國外有更多新興技術獲得關注。這些技術的融資多集中在早期階段,如:
CAR-NKT療法:Inceptor Bio (種子輪)、Immunai (A輪)、Appia Bio (A輪)
髓系細胞療法:Myeloid Therapeutics (A輪)
CAR-M療法:Inceptor Bio (種子輪)、CARISMA Therapeutics (B輪)
γδ T細胞療法:Acepodia (B輪)
其中,成立于2020年,于5月11日完成5200萬美元A輪融資的美國早期生物技術公司Appia Bio值得關注。在A輪融資走出隱身模式后沒多久,Appia Bio又于8月5日與吉利德科學旗下公司Kite達成一項合作和許可協議,以利用前者的“ACUA”同種異體細胞療法技術平臺,開發表達嵌合抗原受體的恒定自然殺傷T細胞(CAR-iNKT)療法用于癌癥。
NKT是T淋巴細胞的獨特亞群,既表達NK細胞受體也表達T細胞相關受體(TCR),進而兼具NK細胞的非特異性殺傷功能和T細胞的特異性殺傷功能。iNKT表達恒定的TCRVα14與NK細胞的部分標識CD161 (NK1.1) 分子和NK細胞受體NKR-P1C。iNKT細胞也被認為是經典的NKT細胞。
已有研究發現iNKT細胞在多種免疫應答的調節中發揮重要作用,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、代謝性疾病和癌癥等。有了CAR技術以后,把這種強大的免疫細胞廣泛利用起來治療腫瘤成為可能。
在抗腫瘤免疫過程中,iNKT細胞被激活后可通過分泌細胞因子,活化其它免疫細胞參與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。由于獨特的抗原識別方式,iNKT細胞不會引發移植物抗宿主病。然而這類細胞數量在人體中含量太低(約占外周血單核細胞的0.01%–2%),像傳統的CAR-T療法一樣從患者體內分離iNKT細胞生成CAR-iNKT細胞療法面臨很大挑戰。
Appia Bio 的方法是利用造血干細胞(HSC)制造CAR-iNKT細胞,另外,其ACUA平臺還具有改善HSC衍生CAR-iNKT細胞療法的療效和安全性,精簡生產流程的潛力。
巨頭交易:NK細胞療法成新風口
2021H1細胞療法領域制藥巨頭合作交易
2021H1,多家巨頭公布了在細胞療法領域的最新動作,NK細胞療法熱度不減。
1月28日,默沙東與致力于開發抗癌NK細胞療法的美國生物技術公司Artiva Biotherapeutics宣布簽訂總額超18億美元的全球獨家合作和許可協議,利用Artiva的現貨型同種異體NK細胞制造平臺及專有的CAR-NK技術,開發針對實體瘤相關抗原的新型CAR-NK細胞療法。
6月,運用智能技術開發同種異體現貨型、標準化、iPSC衍生的NK和巨噬細胞靶向細胞免疫療法的Shoreline Biosciences又接連收到百濟神州和吉利德科學子公司Kite的橄欖枝,10天內達成兩項合作、總額超20億美元。
臨床進展方面,今年AACR年會上,Affimed報道了臍帶血來源NK細胞聯合innate cell engager (ICE®) AFM13 (CD16A/CD30) 治療CD30陽性淋巴瘤的早期臨床試驗結果,100%應答率令業界眼前一亮。
在國內,NK細胞也迎來新的篇章。2021年2月,CDE受理了國健呈諾生物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針對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治療的靶向間皮素CAR-NK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。這是國內首個獲得CDE受理臨床申報的用于實體瘤治療的CAR-NK細胞產品,也是免疫細胞治療實體瘤的重要里程碑。
綜合來看,NK細胞療法已然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領域。
-----
概覽2021H1細胞療法領域投融資,除了熱門T細胞療法競爭激烈,一些新的風向也浮現出來,例如克服傳統CAR-T療法缺陷的現貨型細胞療法和NK細胞療法。
自iPSC技術被發現以來,干細胞生物學取得了重大進展。iPSC推動現貨型免疫細胞療法大步向前,解決傳統自體CAR-T療法價格昂貴、制備耗時長、癌癥患者自身T細胞數量質量受限等問題,大大增加了患者可及性。人iPSC來源的CAR-T、CAR-NK、CAR-M已先后問世,在臨床前和臨床中取得了積極的成果,應用前景廣闊。
此外,CAR-T雖然在某些血液腫瘤產生較高應答率,但持久性和安全性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。像T細胞一樣,NK細胞也可以被改造以更好地識別特定的腫瘤,并且NK細胞療法具有獨特優勢:1)泛特異性殺傷作用使NK細胞抗腫瘤譜不受限;2)安全性好,不會引起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或移植物抗宿主??;3)有別于CAR-T細胞療法,CAR-NK細胞不需要嚴格的HLA匹配而可以成為同種異體治療藥物。制藥巨頭如BMS、賽諾菲、默沙東等都在紛紛通過投資交易等方式搶灘這一市場。
目前,許多公司的管線都交叉涉及現貨型細胞療法和NK細胞療法這兩種技術,例如Century Therapeutics、 Fate Therapeutics、 Artiva Biotherapeutics、 Appia Bio。
總結來說,2021H1細胞療法領域融資顯示T細胞、干細胞療法占據高地,多種新興技術百花齊放,其中NK細胞療法、通用型細胞療法熱度攀升,成細胞療法新風口。
注:本文數據為不完全統計,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
參考資料:
1# Century Therapeutics Announces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(來源:Century官網)
2# 亙喜生物招股書
https://www.sec.gov/Archives/edgar/data/1826492/000119312521005025/d33957d424b4.htm
3# 科濟生物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(來源:醫藥魔方)
4# KITE AND APPIA BIO ANNOUNCE COLLABORATION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ALLOGENEIC CELL THERAPIES FOR CANCER(來源:Kite官網)
5# 原創 | Fate公布CAR-NK療法新數據(來源:美中藥源)
6# Affimed Announces Presentation at AACR Highlighting Initial Data from Phase 1 Study of Cord Blood-derived Natural Killer Cells Pre-complexed with Innate Cell Engager AFM13(來源:Affimed官網)
7# 全國首例國健呈諾CAR-NK細胞治療實體瘤獲國家藥監局受理(來源:財報網)
300多萬優質簡歷
17年行業積淀
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
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